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探究
作者: 喇晓红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10-18 点击数:2992
摘 要:在新课改进程逐步深化和现代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成为新时代教育创新的主要路径。创新教学是高效课堂构建过程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对此,文章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创新数学现状和弊端、教学手段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指出了课堂改革的建议和举措,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一、 引言
数学问题产生和对问题的处理过程实则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对所要讲授课程的问题进行分析。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喜欢数学创新教学的互动性和愉悦感,有助于知识性与多样性的完美结合。一般来说,高效课堂的建设是教学的变革。数学涵养的培养不再受制于“点”,而是不断靠近整体教学的“面”。数学教学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理论层面的外延,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让数字与图画深入结合,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而且,通过数学教学与课堂创新的结合,让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体验到新形势、新变化,真正发挥数学潜在的价值。
二、 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弊端
(一)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需要变革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一些教师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学观念仍然很困难。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局限,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以往的课堂教学理念,既不注重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为学生讲解做作业的目的,让学生在目的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并没有真正思考过通过这次布置的作业,期望学生们可以掌握什么技能、锻炼什么能力、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同时,一些教师只是依赖教材、教辅书、写作指南来设计数学习题,不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也不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
(二)教学方法不合适,学生缺乏热情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还不够丰富,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最终限制了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小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文化的底子比较薄弱,像背语文课文、数学概念、英语单词等一些比较枯燥乏味的内容,他们是非常不喜欢的,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了对文化课学习的厌恶情绪。
教材是教师的基本资料。数学内容的专业解读要求教师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性,让学生从理论与公式当中感受数字的魅力,以及与其他内容的纵向关系。例如,“理解乘法”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运算100以内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外,乘法作为四大运算之一,是进一步掌握除法、处理相关实际问题的根本。概念的注入需要收集很多数学材料,乘法教学也是如此。教科书上还加了“兔子有几个2只”“小鸡有几个3只”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突出“几个几元素相加”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对待新问题时集中精力、开动脑筋、有所发现,教师需要在课前的认真准备设置疑问的内容,课堂中根据具体内容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进行授课。
(三)教学目标不够精确,学生缺乏自信
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性的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的自卑心理导致的,因为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或者反应能力并不理想,一些后进生容易丧失学习的自信,害怕别人嘲笑而不敢说出答案,最终影响整体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合适的评价方法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三、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形成的有效举措
(一)做好课前备课,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高效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用心准备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明确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在形成完善的备课体系的基础上,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发展。同时,教师要用适当的引导来拓展知识,保证学生迅速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应合理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精心规划课堂介绍、学生自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的时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明确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作用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从以下几个层面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加减计算课堂中,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数学竞赛。相对于个人单独比赛而言,这种小组数学比赛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在准备阶段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可以分享自己的计算经验,相互学习对方的计算技巧,同时还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
(二)设计情景引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通常需要巧妙利用课堂引导环节。创设恰当的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一是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二是激发内在动机,使学习任务挑战学习能力。比如在关于“倍数”相关知识一课中,老师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情况:
老师:春暖花开,同学们来到学校花池。花池里开满了花。那么图中有多少种颜色的花?同学们能分开数吗?
学生1:有蓝色、黄色和红色的花。
学生2:有两朵蓝色的花……
老師:根据已知的信息,能再提出哪类数学问题?
老师:学生提的问题很有道理。其中,很多同学提出了比较这两种花数量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找出两个量之间差多少朵。
事实上,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求和求差之外,还有另一种方法来比较两个量——倍数关系。教师让学对数三种花的数量,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传统数学的基础上体验到新形式新变化,真正发挥数学潜在的价值。
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预习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独立列出学习难点和重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理解。虽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疑问,但这种疑问实际上是发现和填补空白的过程,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深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设计分析、处理计算的过程中带来喜悦与自豪,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和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知识点掌握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良好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本来小学生底子就比较薄,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的话,学习效果会不理想。例如,数学学习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基础,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例如,在选择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时可以使用时下流行的例子,将一些复杂难记的公式和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趣味数学题,通过丰富多变、形象生动的课程素材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快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创新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设置疑问的方法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教师通过针对性教学,把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联想曾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对待新问题时集中精力、开动脑筋、有所发现。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准备设置疑问的内容,课堂中根据具体内容逐渐引导,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所以说,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说,重点以疑问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对于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改进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安排,学生的行為方式和思维模式被严重束缚。沉重的数学课堂氛围也影响着教学环境,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才变得越来越强。教师应耐心协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民主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六)推进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游戏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数字逐渐开始向生活渗透和进化,使数学涵养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学生们自己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加强数学涵养在游戏中的整合,将极大地丰富儿童的认知,促进儿童数学涵养和科学思维的形成。小学数学的培育更容易受到学生年龄和认知的影响,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因此,游戏材料的输入对数学教学的训练极其重要。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花瓣、石块、各种形状的种子、各种材料的球模型、玩具等来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开拓科学思维,使学生对游戏产生更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所接触事物的思考。兴趣是最好的方向标。引入新方法可以快速吸引孩子的兴趣,使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化。生动的内容轻松带领孩子进入状态,令其主动并认真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儿童游戏中投放球料时,让儿童通过各种感官和认知来摸索游戏,鼓励儿童与游戏料的互动,激发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然后,结合学生们爱玩水的特性,根据水量提升的多少,刻度变化的数值,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活动,在游戏中创造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增进对数学知识、游戏技能的掌握。最终,学生们的“彻底探究”态度成为常态。
(七)通过分层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
深入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更为学生在设计分析、处理计算的全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豪,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勇气和创新精神。分层教学的设计首先按照学生们的个人差异对其实施分层,随之按照学生们的不同水平对不同的作业进行分层,并将其分为基本、发展和相互补充的作业。这种作业方式能够满足各种能力学生的需求,积极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学生的功底不一样,有的“吃不饱”,有的“吃的撑”。因此,坚持分层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一致、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充分考虑教学类型多样化的原则,作业也分成了A、B、C这三种等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而且通过分层数学教学的完成,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新旧知识建立起了联系,能力得到了提升,确保学生们综合发展。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设计多层教学时,应改进或摒弃传统思想,提高设计数学分层教学科学灵活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自身的素质进行不断提高,提高教学目标。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空中楼阁,学生们必须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才能产生创造性理念。教师在开放性实践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数学习题,实现动手计算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
(八)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实施教学
新媒体资源丰富,形式多元化,对各式各样的教学素材都会有针对性的归纳方法。首先,新媒体平台获取数据的渠道更多;其次,素材类型增加。因此,仅仅收集和存储教学素材是不够的。比如在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完成多媒体课件,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大多数小学生都看过动画《熊出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动画中的人物制作课件,让熊大做水果蛋糕,和熊大、光头强一起食用。为了保证均匀分蛋糕,熊大提出“每人吃三分之一的蛋糕”,熊二想要更多的蛋糕。这时,老师可以问学生们,熊二要是吃五分之一的蛋糕,吃多了还是吃少了?之后,教师利用电脑演示这两种不同的分蛋糕方法,使知识点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新模式引入的新课程所达到的震撼力是不同的。网络资源丰富,形式多元化,对各式各样的学生都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无止境的数字和课本教学。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要丰富同学课余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完善和提高学生的重要渠道。实践表明,将新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学生的日常和现实生活中,实践效果极其理想。其次,教师应分配教学时间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达到放松和有针对性的目的。
四、 结语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千篇一律。教师必须加强高效课堂的创新,同时要进行定期的总结,更好地总结成功和不足,并且有义务、有责任推广有效的做法,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姜春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20(8):85-86.
[2]张中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5(35):147.
[3]周茂华.探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7(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