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过低,请换最新浏览器或改成极速模式 (请下载最新浏览器)
   当前位置 > 首页 >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与探索

精细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应用与探索

作者: 李林芳 来源: 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数:38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精细化管理在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中都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成本并减少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开始广泛使用精细化管理方式,这对于企业竞争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精细化管理含义与特征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需要借助系统化程度較强的规则,使用程序化、标准化的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以使组织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高效、科学的运行。企业要想在现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就一定要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并制定一系列精确程度高、细致的管理标准,对企业的各方面行为都进行规范,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组织机构、内务管理、监督制约、教育考核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工作的科学性,这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中小型企业应该依据科学管理理论来进行工作,摆脱传统经营管理的弊端,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程度。这里的“精”是指工作的标准,而“细”指的则是工作的细节。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精”和“细”两个标准,并在工作过程中将管理目标进行细化。管理目标应该有较强的可行性,并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才出现问题时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精、准、细、严。精就是更好、更优,精益求精,追求最佳;准就是准确、准时,信息与决策的准确无误;细就是管理细化、操作细化、考核细化,重视每一个细节;严是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和程序规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专业化,只有在此基础上,精细化管理才不会成为空谈,才能够真正的为企业发展创造优势。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必须将提高员工的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并明确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使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各个管理步骤上都体现“精、准、细、严”的四字原则,要认真的做好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并把握好细节。只有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几点应用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也就是说,在任何工作中,如果不能把握好细节,则长期以往,必将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现今,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将“零缺陷”“零事故”以及“零浪费”作为工作标准。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把握好下述几个方面:

(一)将各个目标具体化。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时,必须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战略将目标进行细化,而后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并确定好产量、进度、成本、利润等各项目标,还应制定好相应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目标。借助相关的监控、反馈、总结等工作,获得工作所需的各方面信息,并对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以更好地达成目标。

(二)细化职责、细化标准,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追求高效率高效益,而效率的实现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精细化管理必然陷入混乱和高成本的境地。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精细化程度更高、与本企业发展更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且各个机构还需要对现存的规章制度开展深入的评审,以纠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要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都进行量化,并设立和岗位目标绩效考核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量化各岗位精细化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岗位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并对可行性进行讨论修订,最后汇编成精细化管理手册,这样有利于对照执行和对照考核。

(三)不断的改进业务流程。企业内部有很多部门都是需要进行分工协作的,对于这些部门,一定要协调好其工作的先后顺序,保证各步骤衔接的紧密性,这样才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所以,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生产流程开展分析、梳理以及细化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系统运转的效率,还应针对工作的进行情况来对其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改进,以更好的规范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并使各项操作都能够更为规范。企业内部必须要有顺畅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够提高生产工艺、服务流程的规范化程度,而且也能够更好的节约人力资源并最大化的利用各项社会资源。

(四)细化考核。精细化考核对企业是效率的促进;对员工是激励的提升。任何制度标准的执行,都离不开专业的考核,精细化管理也是如此,一定要将相关的规章制度都严格落实到位,并确定好各个岗位的具体责任,还应对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对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对人员以及具体的事件进行考核是,一定要将核算单位尽可能的细化,并针对每个细节都设立具体的标准,并且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岗位作业水平。打造精品企业和著名品牌。实现企业效益提高和员工个人生活水平提升的双赢。

(五)精细化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而且需要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都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要求每个企业员工都参与进来。企业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应紧密衔接,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实行精细化管理,核心在“以人为本”。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导因素,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其实就是使职工在管理工作中占据主导位置,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自己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实现每个员工都是自己的管理者的目标。开展精细化管理是,需要对生产、安全、经营等多个方面都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将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就是将各个战略细节进行细化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大目标进行分解,而后再将分解后的目标做精,尽可能的做到完美。这里的重视细节也并不是以牺牲战略为前提的,而是将战略和细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要对各个战略细节进行量化处理。只有做到这些,才不会使人觉得精细化管理只是纸上谈兵,并且能够使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能够有切实可行的指导纲领。在工作中应该坚持将细节作为点睛之笔,所有的大战略和大视野最好都是体现在细节上的。

最后,精细化管理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来自管理,而确保源头连续不断的机制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在企业普遍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必须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管理、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设计七大模块。目前,抓得较多的模块是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和招聘甄选,而对岗位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涉足较少。

结语

企业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则必须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长期性工作,并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只有协调好上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纵深发展,才可以建设更为完善的企业文化,提高整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