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过低,请换最新浏览器或改成极速模式 (请下载最新浏览器)
   当前位置 > 首页 >高等教育>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作者: 张兰芳 李芳 谢力  发布时间:2018-12-06 点击数:2420

摘 要:以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为依托,在新疆9所高校随机发放问卷3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827份,有效率为88.34%,调查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兴趣,教育现状,教育需求3个方面展开,共涉及31个问题。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在校大学生创业思想基础较好,认识接地气,价值观念阳光、富有朝气,对创业前期的准备也比较理性、稳健。了解掌握了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疆地区的运行状况和特征,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和服务保障措施的运行情况,并对新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和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高校及社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进一步规划布局提供基础数据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G 644

0 引 言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找出新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课题组从2017年9月至12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所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材料收集、分析,结合调查结果梳理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调查

设计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卷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和兴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3个维度展开,调查共涉及31个问题。调查的新疆高校中有211高校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普通本科院校6所(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塔里木大学、伊犁师范学院、昌吉学院),职业院校1所(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抽样调查的对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其中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大学、昌吉学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经济繁荣、交通枢纽区,伊犁师范学院地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高校。在各个高校中所调查的专业分布广泛,涉及理工、农林、医学、师范、经济管理等专业,涉及的学生民族多样,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克尔克孜族等。截止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1所高等学校中普通本科院校13所,高职(专科)院校28所,全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1.99万人[1]。本次调查共发放“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3 200份,其中每个高校发放问卷300~500份不等,收回有效问卷2 827份,有效率为88.34%.其中汉族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5.23%,维吾尔族学生占24.55%,哈萨克族学生占5.77%.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统计处理,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2 新疆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梳理分析

創新创业观念教育要先于行为教育[2],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意识。

2.1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兴趣调查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兴趣从9个问题入手做了调查,并注重9个问题的顺序,使学生循序渐近地就问题回答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把这9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层次、步骤分为2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分析。

2.1.1 创新创业意愿、想法、认识、原动力调查分析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想法、认识、原动力调查统计如图1~4所示。

通过对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想法、认识、原动力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新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基础非常好。15%的学生有比较成熟的创业考虑,63%的学生有创业想法需要学校教育指导,帮助他们规划好创业想法;而且大学生的创业想法来源很纯真,主要是自己的理想,占44.67%,同时近几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也影响了大学生,占24.79%;大学生们对创业的认识也更加接地气,彰显了目前的时代气息,他们认为开创任何事业都可以叫创业,占40.12%,正好响应了国家的“创新创业”思想的号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增加了生产力也属于“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的原动力也更加朴实,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24.03%),实现自我价值(占21.51%),改善经济条件(占19.80%);同时还可以看到现如今的“创新创业”已不是“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了,解决就业问题仅占13.55%;另外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原动力是提升社会地位仅占8.68%,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改变,金钱至上、地位至上的观念在这一代大学生群体中正在逐渐淡化。

2.1.2 创业前期准备情况调查分析主要从选择创业领域、时机、地区方面,及对创业具备的能力准备和创业预期盈利时间进行调查。调查统计如图5~9所示。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的创业前期思想准备是比较理性、稳健的。他们大多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创业(占53.76%),或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创业(占19.46%),由此可以得出高校可以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或是以兴趣活动为抓手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赛,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开拓和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创业时机选择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毕业后2-3年或0-2年开始创业,分别占39.88%、36.08%,可以看出近几年新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也起了比较好的作用,大学生们已经渐渐转变了观念,摒弃了之前非体制内工作不干的思想,更多的大学生向往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创业地区选择上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回到家乡创业(占27.35%),选择在乌鲁木齐市创业的占23.40%,选择在南疆地区创业的占16.05%,由此体现出大学生创业思想准备比较稳妥。南疆的发展较北疆落后,投资发展机会更多,竞争也相对少一些;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城市,各方面发展成熟,人口密集,创业竞争性相对更强,但市场流通更快捷;回到家乡创业周围环境熟悉,还能建设家园,照顾父母,这是大多数中国骄子的家乡梦。在创业应具备的能力准备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们更加务实,他们普遍认为交际能力(17.63%)、团队精神(16.09%)、组织能力(15.15%)在创业中更加重要,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尝试以团队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长的组织能力、组员的交际能力。大学生们对创业预期盈利时间的估计也是比较稳健的,65.89%的大学生预计在创业经历一段时间后再盈利,可以看出他们都准备好经历创业最艰难的储备期,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都是比较成熟的。

2.2 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为了真实、全面、客观地了解新疆地区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的现状,设计了10个问题调查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

2.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现状调查及分析调查了在校大学生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时、开设时间、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联系紧密度、结合新疆现实发展区情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3],调查统计图如图10~14所示。

从学生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新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在课程学时安排上有52%的被调查学生所在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时安排以18学时居多(占24%),最多安排48学时(占4%),有25%的被调查学生所在高校没有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时,需要相关教育督导管理部门尽快介入督促相关高校尽快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正常开展,有23%的被调查学生所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以其他形式开展的,没有安排课程学时。在课程学时安排上在大一、大二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分别占25%、20%,比重较大,大三、大四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共占23%,各大高校、各个专业之间教育教学各有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时安排、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方法需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进。高校在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上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占16.96%)、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占16.91%)、开设相关课程(占15.53%)、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15.29%),这与高校教育职能有相当大的关系,大多数高校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支持政策、创新创业基金的提供在新疆高校中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提升,目前新疆高校都是以国家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组织比赛,而自己高校内部组织校级创新创业大赛的学校还比较少,在创新创业基金、政策支持方面也是刚刚开始,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程以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根据前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一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共占73.22%),所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联系紧密能有效促进学生创业的开展,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所在高校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联系紧密的占24%,有联系但不紧密的占59%,需要专业课教师将视角投向市场,或是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学生,使学生学到具有市场气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新疆地区有其特殊的区域发展区情,在结合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还要注入新疆特色,调查发现44%的被调查学生所在高校有结合新疆区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高等教育部门加大普及力度和广度,使学生熟知新疆特色和特殊区情为将来创业做好准备。

2.2.2在校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感知度调查及分析

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大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功创业是否重要、创业大赛选题来源范围的调查,如图15~18所示。

从被调查学生对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感知度调查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普遍提高(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共占56%),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也呈较好态势(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共占50%),学生们也充分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帮助,认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功创业极其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共占71%,有效的正向感知在逐步扩大。近年来国家在大学生中开展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疆高校也踊跃参赛并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被调查学生普遍感知参赛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来自于指导老师选题,同时还有其他专业知识,可以看出目前创新创业大赛的特点是专业知识技能和学科交叉融合,需要指导教师具有复合型专业知识技能指导帮助学生。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方面要注重复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

2.2.3 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家庭背景调查及分析

家庭隐性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本次调查还对新疆在校大学生家庭直系亲属是否创业或拥有自己的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19所示,发现有81.08%的大学生家庭没有创业史或拥有公司,仅有18.92%的大学生家庭有公司或创业过。由此显示出新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家庭隐性教育影响的缺失。

2.3 新疆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调查为了更有利地让政府、学校、社会全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做了基础调查,以期能获取大学生的心声,切实从大学生需求入手做好创新创业基础支撑工作。

2.3.1 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做了调查,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应包含的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理想模式、授课教师人选、激励机制、政府应提供的扶持,調查统计结果如图20~24所示。

调查发现在教育内容方面大学生们更需要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占18.71%)、创业意识培养(占18.36%)、与创业实践相关的课程(占16.61%),由此看来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安排上高校要针对专业设计适合学生、符合新疆特色、特殊区情的创业实践指导课程,同时在创业基础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理念的输入。在教育模式方面大学生们倾向于要求开设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占32.79%)和开设系列创业管理课程(占29.51%),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我们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模式,实行走出校门的课外实践教育[4],与企业合作,融入市场,让学生充分体验与市场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而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人选方面大学们喜欢成功创业者(占32.10%)、企业管理专家(占24.48%)来授课,可以聘请学校所在城市成功创业的创业者为学生授课,参观他们的创业基地,让学生身临其中,拥有深切感受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还可请本校历届成功创业的学生回校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让在校学生感同深受,激发他们的创业主动性。在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方面还是“钱”当首推,29.64%的大学生希望高校设立创新基金,26.32%的大学生希望组织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需要科技竞赛来激发,创业需要有资金来扶持,高校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投入大批财力方能见真成效,应积极组织科技创新竞赛,以奖励的形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用奖励的资金作为创业的一部分基金,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助力自己的创业,从而流程化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在政府扶持方面大学生们希望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占15.86%)、提供创业平台资金补贴(占15.63%)、营造好的创业氛围(占15.47%),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政府要给予创新创业大力的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创新创业,新疆自治区范围内也应结合新疆区情和目前稳定发展的形势,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助力新疆创新创业发展,并着力搭建好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注入活力,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找准大学生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为新疆创新创业开展奠定基础。

2.3.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利因素调查及分析新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刚刚开始,其中有许多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些都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桎梏,需要我们去发现并纠正。新疆高校最欠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业不利的因素、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统计如图25~27所示。

新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最欠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是教学实践基地(占30.72%)、教育政策和组织(占27.74%),只有出台了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组织措施,才能建设相关的教学实践基地及投入资金。因此,目前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调查研究,协调各方,制定出适应新疆区域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并有效落实执行。目前新疆高校的现行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开展有一定的制约,通过调查学生们普遍认为缺少社会实践平台(占45.42%)和书本知识脱离实际(占33.55%)是对创新创业不利的因素,因此高校教育应当反思,改革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教学,缩小书本知识与市场技术方面的差距,并积极与企业合作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市场的工作能力。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创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社会关系(占24.76%)、创业素质及技能(占23.62%)、资金场地(占20.41%),由此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畏惧感,这是初次尝试新事物时大多数人的共性特点,是“试水”前的焦虑症,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辅导,让他们敢于创业,让他们练就好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就不用畏惧。

2.4 新疆地区开展创新创业优、劣势调查及分析新疆地处边疆,幅员辽阔,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与8个国家接壤,具有特殊的区域发展背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要以新疆区情为基础开展。根据新疆特殊区情,还对在校大学生了解新疆创新创业优劣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南北疆地区创业的优势、创新创业教育从何处入手进行了调查,如图28~31所示。

调查中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新疆开展创新创业的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占21.43%)、国家西部开发与援疆机遇(占19.03%);当前全国各省市援助新疆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新疆是核心区,两大战略中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新疆地区要以国家优惠政策为依据,紧抓机遇,制定符合新疆地区发展特点和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占21.54%)、人口质量不高专业人才稀缺(占21.44%)、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占20.18%)是调查中大学生普遍反映的新疆创新创业劣势,劣势是创新创业的发展的机遇切入点,可以借助援疆优势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可以成就一批创业者,他们可以借助内地发展的新经验进行创新创业实现后来者居上,使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进一个层次,同时要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国语水平的提高,引进培养高科技、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逐渐提高新疆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疆地区开展创新创业要关注少数民族同胞,调查中发现政策扶持优势(占34.86%)、民族文化优势(占25.11%)是大学生普遍认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新疆的文化发展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贡献,新疆具有优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资源要与文化相融合才能焕发出丰富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游玩,由此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力价值,新疆文化部门应紧抓这一优势,并制定出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优厚政策扶持引导大学生开发这一旅游文化资源,支持文化创新创业。在新疆维稳“三期叠加”期(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一年稳住、两年巩固、三年常态”的阶梯式目标任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维稳工作紧密结合,在创新创业价值教育中深化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教育,帮助学生以新疆区情为基础分析创新创业的立足点和增长点,以寻找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点来推进新疆稳定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

3 结 语

大批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是国家当前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的新确证和新响应,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总体布局。首先,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教育要先于行为教育,新疆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指导各高校开足、开好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传递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目前新经济发展形势下我们要紧跟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提供大批量“创新驱动”知识劳动者的重担,使大学生在最有活力和魄力的年龄创造力得到最好的培养和发挥,适应目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调整期,承担起改革攻坚的任务。其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新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要以新疆目前的特殊区情为依据,以基础调研数据为根据,明晰创新创业人才所必備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新疆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特色、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并结合新疆目前的维稳形势以及“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援疆优势,紧跟市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培养适应市场,具有深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创新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中加强创新创业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州级创新创业大赛,扩大学生参与面与实践平台,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在全体教师中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和知识结构,使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和活动中,注重复合型教师的培养,组织多种学科教师相互协作,形成团队教学,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大学生做准备,同时要建立教师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标准,支持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自治区政府要保障政策措施顺利执行,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则和具体执行细则,使政策落地的针对性、操作性惠及创新创业群体,保障创新创业的机会识别、激励、导向、培训和投资等机制运行顺畅,发挥政府主导的有效作用。高校要以院系为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单位,整合教学、科研、学工、就业系统,制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在课程开设、活动平台、学习方式、教学时间上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并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奖励制度激励帮助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创业实战能力。社会相关部门依据国家政策出台配套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制度和法规,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创业项目咨询、开发、投融资服务和风险评估等孵化扶持服务。最后,建立客观、全面、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以督促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并取得实效。评价中要注重多元评价,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评价和中介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相结合。新疆地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维稳新形式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能考验高校综合实践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与企业合作,使大学生在不同产业中创业,在本职岗位上创新,解决创业需求中的矛盾,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新疆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引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产出实效。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04].http://www.xjtj.gov.cn/sjcx/tjgb_3414/201706/t20170614_536853.html.

[2] 曹 扬,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258(4):234237.

[3] 雍 会,张 静.新疆创新创业发展与策略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6,30(2):3338.

[4] 宋 雷.高职会计专业“岗证课赛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03):3032.